标签归档: 再次启程

破解中国景点门票上的”密码”

嗨,伙计们!

由于某些原因,我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原来我爱收集一些参会证以及全球我曾去过的旅游景点门票。最近,情况似乎有些失控了–在我的办公室角落里摆放了一大箱参会证,箱子几乎快要放不下了。

最近一名《纽约时报》的记者来我办公室想给我做个采访,当他看到角落里的大箱子时,一脸诧异地问道:”那里面到底是什么?”。这让我觉得该采取行动了。必须认真考虑下风水问题。我并不打算将这些证件和门票全部处理掉–上面的图片总能让我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我跑题了–下面言归正传!…

…那么开始今天的主题…我最近悄悄地去了中国度假,游览了当地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古迹以及其他一些景点,并照例将这些门票一一收集起来。

乍一看,这些门票并无特别之处–只是些普通的纸条或薄薄的一张卡。但当你凑近看的话…

请浏览:破解中国景点门票上的”密码”

熊猫动物园

说来也巧,我最近在中国旅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四川省(乐山大佛峨眉山黄龙九寨沟)度过的。人们常说”入乡随俗”,当然来到四川也不例外!

在我的多篇《中国之旅》游记中,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中国的大好河山、森林峡谷、壮丽瀑布、广阔道路、宏伟机场、精准航线以及阿弥陀佛,甚至连中国的天气也不放过。但奇怪的是,却唯独略过了中国的国宝级动物。对此,我自己也有些二丈摸不着头脑。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下面将为您带来有关我近距离接触熊猫的内容。

这次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成都熊猫基地

请浏览:熊猫动物园

黄龙:绝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成都市是地处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首府,其人口在中国算不上稠密(即便如此,也有整整1400万人口!),从这座城市的机场起飞,大约半个小时过后,你就能够抵达中国另一处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黄龙景区。你可以在那儿见到许多五彩斑斓的湖泊和瀑布,它们都是由高度矿化(石灰)水形成。不过千言万语也无法尽述其魅力,我还是直接分享照片吧…

请浏览:黄龙:绝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中国的《阿凡达》美景

相信我,中国有太多美景值得细细品味。我参观过多少?最近,我送给了自己一份五十大寿的贺礼,前往中国游玩了几天。准备好发出惊叹吧!我随后就会分享给你们一些”必游天堂”的照片!

我之前就已经在博文中提到过,有趣的是——这些美景中的大部分对于老外而言都默默无闻。那些从文化大革命中幸存的历史遗迹广为人知,比如北京周边地区的历史古迹,或者长城、拉萨和其它知名景点。但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美景在中国之外鲜有人知。随便问问周围的人吧——他们一定会一脸茫然的看着你。也许有少数几个人会知道岗仁波齐峰,但是不会再有别的了!

哦。没错,我又开始絮絮叨叨了。不久之前,我才刚刚抱怨过这一点。好吧,那我就直入主题吧,请跟随着我一起进入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国!…

中国的这个非著名景点绝不应该默默无闻,它可能跻身全球前二十大最佳美景之一——那就是武陵源——”它由几个国家公园组成,包括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巨大的石柱从目不可及的深处矗立而起。这些石柱高低不齐,整体是光秃秃的陡峭岩壁,山顶长着些绿色植被。这份景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简直就是鬼斧神工!更棒的是,它们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魅力非凡:这可不是所有类似的自然美景都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堪察加半岛的那些景点。

在阴沉的天气里,白色的浓雾包裹着这些石柱,令你无法琢磨他们的实际规模和距离,大脑完全处于停顿状态,你无法用理性来感受它们的魅力;只能通过情绪静静感受。接着,太阳突然露出了云层,景色暮然转换:所有的细微之处和色彩都乍现眼前,不过你的大脑仍然处于停顿状态!在下面的几张照片中寻找这些鲜明对比吧…

这些石柱相比之下简直不算什么:仅仅几百米高。下方那张照片中的石柱高达1080米——超过一公里!顺便说一句,它被称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不过这个到后面再详聊吧。照片中石拱的高度也同样惊人:大约高1000米。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也可以从中间徒步穿越。

请浏览:中国的《阿凡达》美景

颐和园

你可以在颐和园连续漫步几个小时。事实上不是”可以”,而是”必须”,尤其是在气候恰人的工作日(你猜得没错,工作日可避开成群的游客)。我们在这里消磨了好几个小时,一直步行到小山,在长椅上休憩片刻,饱览美景 – 享受灿烂的阳光 – 然后绕湖漫步。湖上还有小船,但我们实在没时间去享受。

更多内容: 颐和园. . .

如何帮助鲑鱼繁衍后代

世界上有各种奇怪的现象 – 有自然界的,同样也有人为造成的。

有时候这些现象没什么问题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比如澳大利亚金伯利的’水平瀑布‘、伊泰普大坝的开闸泄洪或者圣托里尼岛迷醉人心的落日美景。

但有些时候,它们可能会带来令人恐惧的破坏性后果,比如: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

比如火山与火山爆发的静态对称;缓慢且平稳的地球构造板块、冰川和山顶积雪的形成;同时也有不可预知但却极其可怕和不可避免的,比如:雪崩等灾难。此外,还有突然出现的可怕洪涝灾害,其特点是具有间隙性和规律性。每次’上帝洗澡忘了关水龙头’,人类就得遭受洪灾,对此人类完全无能为力。洪水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得人类不得不设计并建造巨大的防洪大坝,通过泄洪来避免洪水泛滥–从而弥补了上帝的’一时疏忽’。

有一个地方似乎受’上帝一时疏忽’的影响更频繁一些,那就是俄罗斯欧洲部分–位于芬兰湾附近,更准确的说是涅瓦河三角洲地带。刚巧不幸的是,圣彼得堡市刚好就处在这个地带。这是一座因其英雄事迹、二战胜利以及帝国文化遗产而知名的城市,当然了,这座城市的洪灾也同样闻名于世。后者显然更加出名一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这里

还有兴趣听我说下去?只需读一下《青铜骑士》这个故事。极具权威性。这里就有,下面还有许多评论。

缩减版如下:

圣彼得堡自然需要做一些防洪工作。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我之前对此也曾有所耳闻,但直到最近我才得以在阳光灿烂的天气下亲眼见证这一极为壮观的大坝:现在在圣彼得堡的周围高高耸立着一座巨型大坝,保护整座城市免于洪水灾害。普希金在其诗中描绘的洪水肆虐的情景已成为遥远的历史–圣彼得堡终于不会再有可怕的洪水灾害。

结果,一些专业水利设计师和技术专家无不对将’这座大坝’描述成非凡的工程壮举进行嘲讽。他们更倾向于这样的表述:’防范洪水的综合体’。虽然有些绕口,但如果他们坚持要这样表述的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下面带来一些技术方面的数据…

这座大坝的作用是将从芬兰湾流向涅瓦湾的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旦有从波罗的海汹涌而来的海啸,则大坝的高墙起到阻挡的作用,能完全保护整座城市免遭毁灭性的洪水肆虐。大坝的设计结构不仅能让海洋渔业船每日正常进出,同时也不会对原本就脆弱的本地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早在19世纪,圣彼得堡就已有计划建造’大坝’,但却直到1979年才开始破土动工(详细内容–这里)。苏联时代…却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一工程又停了下来。刚刚进入到21世纪00年代,这个已停了将近20年的工程项目终于重新开始,并最终在2011年完工;多么宏伟的一座建筑啊!

我曾尝试上网查找与之类似的防洪大坝,但结果一无所获。因为相比圣彼得堡,世界其它地方的防洪大坝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无论是位于伦敦、荷兰还是易北河的…因为它们相比俄罗斯这座全长25公里的大坝,实在是太过微型了,实在让我为之深深震撼。

世界上只有一座大坝能与之相比–位于美国新奥尔良的防洪大坝。完工后其规模大小将超过圣彼得堡的大坝;但就目前而言,圣彼得堡的这座依然是世界第一!

在外行人看来,这座大坝就像一条25公里长的高速公路,横穿芬兰湾两岸,就如同《迈阿密风云》中连接迈阿密和佛罗里达群岛的高速公路(尽管更长–但却并非是防洪大坝)。平坦的路面、清晰的标志线和路标以及来来往往通行的车辆:这个景象实在太壮观了。

请浏览:如何帮助鲑鱼繁衍后代

阳光圣彼得堡*

[*参见倒数第二段。]

近期我发表了不少系列博文,其中即包括刚刚完结的《金伯利游记》(总计7篇),接下来我还将为广大读者们带来以”全球必去之地“为主题的系列博文。而今天这篇则是另一个系列的首篇博文:圣彼得堡–欧洲之窗

我们开始吧!…

首先–先做一下稍嫌啰嗦的介绍。的确有些啰嗦,不是吗?

我最近突然决定对过去曾去过的俄罗斯城市的数量做一个统计,至于原因我自己搞不太清楚。我所说的城市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并非是小城镇–比方说居住人口必须达到10万人以上。而且这些城市我都曾去过:且至少呆过两天以上。因此,’匆匆而过’、’当地机场转机’甚至’著名景点一日游’之类的都排除在本次统计内。

最终,有14座俄罗斯城市有资格列入我的这个统计表中。按由西向南向北再向东的地理位置顺序排列,这14座城市分别是:加里宁格勒、普斯科夫、大诺夫哥罗德、圣彼得堡、莫斯科、罗斯托夫、诺沃西比尔斯克、喀山、萨拉托夫、伏尔加格勒、索契雅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和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当然除了这14座城市以外,我还去过俄罗斯的其他城镇和城市,之所以没有将这些地方纳入统计的原因是上文中设定的例外规则。因此,撇开规则的话,我还去过下面这些城镇和城市:

乌留平斯克科兹莫杰米扬斯克、德米特罗夫、杜布纳、科洛姆纳、托尔若克、科泽利斯克、克姆、白海城、霍尔姆斯克、南萨哈林斯克和卢可维基等许多地方…

我顺便根据上述例外规则统计了我曾去过的美国城市数量…哇哦:16座!比俄罗斯还多两个:

安克雷奇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明尼阿波里斯市、芝加哥、路易斯维尔、达拉斯、奥斯汀波士顿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奥兰多和迈阿密

因规则而没有列入统计的美国城市和城镇(我曾去过的)还包括:火奴鲁鲁(夏威夷)、瓦尔迪兹(阿拉斯加)、赛多纳(亚利桑那州)、帕洛阿尔托和圣何塞(加利福尼亚州)、厄尔巴索(德克萨斯州)、佩琪(亚利桑那州)、基韦斯特(佛罗里达州)以及其他许多地方(还包括我们办事处所在地的沃本(马萨诸塞州)–同样未列入统计!)

嗯,让我想想…美国的总人口是俄罗斯的两倍还要多(分别为3.2亿和1.4亿)。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每座城市的人口数就应该是俄罗斯的2倍呢…并不能这么算:我曾去过只有大部分国土都是城市的新加坡!(人口为550万,比俄罗斯少了25倍)。

下面介绍我曾去过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情况…

挪威–500万人口。我去过两座城市–首都奥斯陆和卑尔根;是新加坡人口的两倍。还有哪里?…

新西兰!–440万人口。我们首先在奥克兰稍作休整并在城里四处逛了一下,随后在克赖斯特彻奇呆了一晚上并于第二天游览了该市的主要景点。之后又分别在惠灵顿和但尼丁过了一晚上,但都没机会游览城市–因此未列入统计。

在我曾去过的城市中,有哪个所在国家人口少于200万?当然有!…

…非洲的加蓬共和国!该国仅有160万人口,就在6周前,我还在利伯维尔(该国首都)呆了几天。还有塞浦路斯!利马索尔和…尼科西亚和帕福斯,这些地方都只是匆匆而过–塞浦路斯还不是人口最少的!(尽管这个国家人口也就100万多那么一点)。安道尔!曾去玩过,人口刚好超过8.5万。在我去过的这些地方里,到底哪个国家人口最少?摩纳哥!蒙特卡洛。当之无愧。总人口3万。我已经数不清去过几次了。

如果你将一座城市所在国家的’不利条件’(人口少)系数考虑在内,那么蒙特卡洛是最好的选择。这座城市相当于俄罗斯的4500座城市或美国的1万座城镇。这有些不太对了。这个方法完全错了。我们可以将经济系数、地理区域系数…考虑在内,但还是不要了;我对于所有这些已经感到厌倦,事实证明上述这些比较毫无意义…

好吧,数学题就到此为止:)。

比较试验暂且先放到一边,最近…我去了圣彼得堡(中国的读者们注意:就是原来的列宁格勒)!

各种溢美之词对于圣彼得堡而言都不足为过:辉煌灿烂、圣洁高尚、性感妩媚、性感诱人、轮廓优美。我上一次来到这里,还是在7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夏天。当时我出席了在这里举行的合作伙伴会议。从那以后,我每年都满怀希望地能重游故地,但始终未能如愿。

为此,我足足等了7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在圣彼得堡开设办事处,随后迁往了更加智能化的办公大楼,现在我们的圣彼得堡分部总共有80名员工,他们为了公司以及互联网世界的安全正在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时过境迁,我依然满怀希望但总有各种事情让我难以如愿。经过了7年的等待,我终于得以重回故地!万岁–我现在就在圣彼得堡写这篇博文: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7年过去了,圣彼得堡有了哪些变化?涅瓦河像7年前一样流经这座城市,涅夫斯基大街圣以撒大教堂海军部大厦彼得保罗要塞阿斯托里亚酒店依然伫立在城市的原有位置;原有的大桥仍然通行车辆而彼得夏宫依然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顺便提一下,如果有人(比如我)忘记圣伊萨大教堂内部的样子(或者你也不愿去网上搜一下),下面请看图片:

请浏览:阳光圣彼得堡*

金伯利游记–第7部分

正如在上一篇博文中提到的,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快速浏览我们遗憾错过但却又非常想去的金伯利其他景点。

由于金伯利方圆千里且广袤无边,因此想要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周末+1天)尽览这儿的美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完全确信我们游遍了金伯利所有最好玩的地方。而且我还达成了另一个重要目标:我对金伯利各自然风景区的具体位置、最佳前往时间以及乘坐的交通工具了然于心。因此,以下内容介绍可以作为下一次金伯利的游玩计划使用…

同样也为如何最好地计划并组织一次澳大利亚金伯利观光度假游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最佳旅游季节:4月-5月–正好在雨季过后;可以看到最壮丽的瀑布奇观–一泻千里。

–找准时机:出现新月或满月的时候;可以看到奔腾翻卷、浪花汹涌的潮汐奇观–可谓水天相接。

–花上1-2天时间坐飞机或巴士进行短途旅行;游览《金伯利游记》1-6部分所描述的风景和照片中的景点。

–包一艘船,玩上个10天左右(最好坐直升飞机,可以向当地直升机租赁公司租一架)。

–驾船从布鲁姆航行至温德(或附近有能停泊船的码头的地方);能够将沿岸的壮丽风景尽收眼底。

…最值得一看的沿岸风景包括:

1. 帝王瀑布,位于这条河的某个地方。(奇怪的是,网上对这个地方介绍甚少)。帝王瀑布处于距离水平瀑布东北方向约200公里(直线距离)的位置。

请浏览:金伯利游记–第7部分

金伯利游记–第6部分

伙计们,你们好!

《金伯利游记》系列的倒数第二篇内容不再是之前几篇那样马拉松式的旅行日记,而更倾向于休闲活动…

在我们最后一天的行程,早上探险结束和用完午餐后,最后一个娱乐项目是购物治疗!

自然不是什么传统的购物中心漫步+必不可少的餐馆用餐;因为金伯利根本就没有购物中心。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购物方式–只买一种产品。你能猜出是什么吗?

男人的话–我建议要么不带自己的妻子/女朋友/女儿来这儿购物,要么就干脆别带任何信用卡或现金。最好什么都别带!因为这儿卖的东西根本就不便宜…

这儿唯一卖的东西就是…珍珠!是勒韦克角工业化生产的珍珠。

生产方式如下:

当地人首先抓获牡蛎,然后将一些杂质物塞进它的壳里(我忘了是什么材料),最后将牡蛎放入网箱中并重新放回大海。几年后捞上岸,掰开外壳后就能从里找到–珍珠!

牡蛎的肉可以供饥肠辘辘的游客食用,而经过清洗和加工后的漂亮贝壳也同样可以卖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真想不到,小小的牡蛎竟然全身都是宝:)。

珍珠养殖照片如下:

请浏览:金伯利游记–第6部分